老域名網長期出售各種老域名,權重域名,Godaddy域名!

      畫,在墻上——壁畫創作現狀

      2020/07/08 欄目:老域名
      TAG: 壁畫

        “壁畫是從濕壁做墻開始的,但因為它的復雜費勁,現在連工人都很難找到;畫壁畫通常就是依照墻壁尺寸買一堆油畫布,用丙烯來畫,之后貼在墻上。但現在這種方法也受到挑戰——建筑上越來越多使用玻璃幕墻,沒有空間讓你放上壁畫。”中國壁畫學會副會長李化吉近日在由中央美院、中國壁畫學會主辦的壁畫現狀研討會上,從北京地鐵4號線壁畫落成,相對全國美展壁畫展中眾多因為各種原因未能上墻的作品引申而出關于建筑與壁畫關系現狀的探討。——壁畫這個從來都被視為“小畫種”的“大體量”藝術,在當今建筑業快速發展的境遇中,是否已經淪為建筑的附庸;換言之,壁畫如何更好地處理與建筑的關系,切實發揮自己作為公共藝術的特質?  

      20160701055425_92493.jpg

              名詞“壁畫”與動詞“畫壁”的轉換之間,表明了壁畫不同于架上藝術的特殊性質:它保持了繪畫的二維性,又離不開墻壁這個界面,在建筑空間中取得整體效果。從公共藝術這一屬性出發,李化吉的觀感首先要挑戰的是著名壁畫家的“神話”:“以墨西哥壁畫家西蓋羅斯的作品來說,我們通常都是從畫冊上來認識他;而我到墨西哥參觀,看見一個建筑走廊上有他一件很大的作品,但走廊寬度只有3米——這種情形下,觀眾需要退到何處,才能整體感受到西氏作品傳達出的藝術激情?” 

                      壁畫的內容與形制不光與畫有關,還應加強與環境的整合性、流動性,并考慮觀者的心理效應。在這個話題上,南京藝術學院院長馮健親用全國美展獲提名獎的南京地鐵站壁畫設計作出說明。“起初壁畫創作團隊里很多人都對地鐵壁畫沒有特別的感受,但在分站設計的過程中,大家將視點從壁畫、地鐵壁畫轉移到南京地鐵壁畫上,大家發現地鐵壁畫處在地鐵站這個公共空間,行人需要通過自身的運動來體驗空間層次的連續性和流動性,所以它的畫面應該呈現‘傾向性張力’結構,使畫面具有流動感;在材質的選擇上,我們既要做到防火、防水,同時又強調地域色彩——比如鼓樓站用花崗巖材料體現歲月的滄桑感,這樣的材質配合六朝古都的主題,成為行人的視覺中心,在‘場’效應中影響人們的視覺感受。”依據主題來整合材料與表現,這是馮健親認為的南京地鐵壁畫得以成功的關鍵因素。 


              1900年以來西方國家的城市美化運動將藝術植入城市肌體以提升城市文化形象;近些年來紐約“城市之墻”藝術組織致力于從事公共藝術外墻的繪制;費城的弗蘭克林藝術大道上2000塊以上的壁畫墻壁,使費城成為獨一無二的“壁畫之城”;旅美藝術家葉蕾蕾多年帶領黑人孤兒畫壁畫,激發社區活力……2004年哈佛報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厚重的城市轉移;在這樣的語境下,合肥鑫磊墻繪手繪所提出的例子,正在證明壁畫從建筑上的藝術開始逐步成為空間中的藝術,在建筑上發揮壁畫的功用,藝術裝點空間,藝術營造空間,藝術激活空間,建立公共的壁畫藝術,藝術、建筑、市政橫向聯合機制,可以為城市文化發展帶來新視野,更能助力國家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競爭。 

          壁畫,也就不僅是畫在墻上這么簡單。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遠觀其勢、近看其質”的理論,在壁畫創作中也能有用武之地。